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正文

劉大炮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劉大炮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劉大炮(藍花布印染技藝)
  湖南省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
  劉大炮,本名劉貢鑫,男,1936年出生,鳳凰縣沱江鎮人,劉家藍印花布-傳承人,師從其父劉元成。
  劉大炮先生出生在一個染匠世家,從他的曾祖起,大約在清代道光中期就開始了染布行業,其祖父劉裕興染布業十分興隆,其父劉光成開始也盛行了一時,傳到劉大炮的手中時,沱江鎮地區染行基本倒閉,染技技藝也隨之消失,唯有劉大炮因其全麵地繼承了祖業,時至今日還在繼續從事印染這門傳統手工工藝,並且傳授於自己的兩個兒子劉建明、劉建新,使這一幾千年傳統手工工藝得以繼續流傳下去。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沱江鎮出現了數十家藍花布印染手工作坊,使得這一傳統手工技藝得以複興。
  劉大炮隻讀過四年小學, 12歲進染坊學藝,他天資聰慧,對染製技藝有獨特的感悟能力,16歲便能獨撐門麵開劉氏染坊,後來由於合作化運動,染匠鋪摘牌,之後做過棉紡廠工人、運輸隊、鐵匠。1980年進入鳳凰民間工藝廠後,開始與著名畫家黃永玉交往,並嚐試豆漿畫,同時在傳統印染的基礎上開拓並創新了部分染製技術和構圖方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印染技藝。
  劉氏作品題材廣泛,主要有被麵、門簾、桌布、窗簾、生活用品及服飾用品、美工作品等。印染方法全為手工操作,手工技藝複雜,從構思至成品共有十幾道工序,作品色彩單純鮮明,風格清新淡雅,格調樸素高雅,受到著名工藝美術研究學者張仃教授和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的高度讚譽,張仃教授曾親筆為其題詞為:“最工者愁”,黃永玉先生曾對他的作品也有過高度的評價。
  藍印花布的做工精細、構圖巧妙、寓意深刻、其代表品有:《鳳戲牧丹》、《鳳啄牡丹》、《金魚戲蓮》、《吉慶有餘》、《雙魚福壽》、《吉慶豐收》、《八寶生輝》等等。
  劉大炮因其精湛的技藝而聲蠻海內外,1985年、1999年先後分別兩次赴日本、意大利進行技術交流講課,曾在北京亞運會期間作為湖南省民間藝人代表參加亞運會開幕式表演,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作品集《劉大炮染匠鋪》。
  劉氏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民間手工技藝及民間傳統美術作品展,並被多家博物館及研究機構收藏,劉大炮先生也固其在藍印花布傳承與創作上突出貢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工藝大師”稱號。
  
劉大炮相關劉大炮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鳳凰藍印花布   湖南省湘西州鳳凰縣
同年(公元1936年)出生的名人:劉大炮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洪富強 湖南省湘西州保靖縣 劉大炮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龍玉年 苗醫藥(癲癇症療法)傳承人 湖南省湘西州鳳凰縣 劉大炮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劉子英 楊幺的民間故事 傳承人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 劉大炮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談鳳梁 (1936~1998) 江蘇省無錫江陰 劉大炮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元東洙 朝鮮族 吉林省通化 + 更多公元1936年出生的名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有话要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