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加24555;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新一輪科技浪潮ⷥ城對話
封麵區塊鏈該文章已上鏈 封麵新聞
2025-03-09 14:24
2455
封麵新聞記者⠦茂佳
2025年——“中國智駕騰飛元年”。這是年初時,多位國內車企大佬喊出的口號。隨著智駕技術的迭代進步,這一概念正在變為消費者觸手可及的產品。
例如,宣布將自家的高階智駕係統“天神之眼”應用於旗下21款車型,打響智駕“普及戰”。發布“北鬥天樞2.0”計劃,未來3年將累計推出35款數智新汽車產品。零跑汽車喊出“智駕全民化”,計劃在新車B10上搭載激光雷達城區智駕,將端到端智駕係統的入門價格拉低到15萬元以內……
同時,特斯拉FSD(Full⠓elf-Driving),也就是全自動駕駛,終於進入中國市場,開展首次測試。
不僅僅是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與之緊密相關的無人物流車等產業應用,也受益於智能化、網聯化技術的進步,迎來了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
顯然,這些新興技術將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
“然而,在自動駕駛迅猛發展的背後,標準和法規建設卻相對滯後,亟待完善。”2025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提出,加快完善我國自動駕駛係統立法、加快完善具有引領作用的自動駕駛標準體係並統一無人物流車相關技術標準和法規。為新一輪科技浪潮的噴湧前行,提供全新的中國智慧。
自動駕駛已具備技術儲備與商業化基礎
“我麵前的阿維塔12,用一係列高科技創造了‘三高’!”3月6日上午,在重慶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現場,朱華榮帶來阿維塔12的汽車模型。
朱華榮口中的“三高”,是這款“重慶造”新能源汽車的高顏值、高科技和高價值。
朱華榮說,阿維塔係列不僅將傳統汽車結構與現代藝術完美融合,還把芯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進行了整合,能為用戶帶來更加舒適、安全的駕駛體驗。
包括阿維塔係列,長安汽車另外兩個主力新能源品牌深藍、啟源針對今年即將上市的產品,都把自動駕駛作為了標配。
因此,在朱華榮代表看來,自動駕駛已然成為汽車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代表方向,對我國科技和經濟的持續提升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隨著智駕端到端與多模態大模型技術的持續進步,智駕技術正在加速演進,自動駕駛已具備堅實的技術儲備與商業化基礎。”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乘用車領域L2級駕駛輔助新車滲透率已突破50%,包括長安汽車等九家頭部車企,已率先開展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試點。
“但當前我國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麵臨多重法規標準瓶頸,同時技術標準體係也亟待完善。”朱華榮代表表示。
加快完善自動駕駛係統立法及技術標準
“從其他國家情況來看,自動駕駛立法正從早期探索邁向全麵立法階段。”朱華榮代表舉例說,美國自2016年起發布相關指導政策,德國在2021年製定自動駕駛法案,日本修訂相關法規推動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
他認為,隨著我國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步入新階段,前瞻性和創新性的標準與法規需要及時跟進。
對此,朱華榮代表建議,結合我國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建立責任認定機製,對不同等級和形態的自動駕駛車輛明確責權利。
具體來說:根據不同駕駛自動化等級分配相應權利、義務及法律責任;根據自動駕駛不同的應用形態對不同主體分類配置權利義務及法律責任;建立自動駕駛車輛的登記、變更、注銷、安全檢驗、號牌管理等修訂。建立完善自動駕駛保險體係、構建多元監管格局。
在重慶團結村場站等待搭乘中歐班列(渝新歐)的“重慶造”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我國自動駕駛領域還沒有國家層麵的立法,但相關試行規章製度已經陸續出台。2024年6月,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我國首批確定由九個汽車生產企業和九個使用主體組成的聯合體,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七個城市展開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試點產品涵蓋乘用車、客車及貨車三大類。
在地方層麵,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50多個城市出台自動駕駛試點示範政策或製定自動駕駛相關地方立法。
從2022年,深圳經濟特區頒布國內首部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至今,包括深圳、上海、無錫、蘇州、陽泉、杭州、武漢、合肥、北京等在內的多個城市陸續通過地方立法先試,勾畫出了區域內規範和促進自動駕駛汽車創新應用的藍圖。
“我國在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和準入等方麵已有了開創性的嚐試和成果。”朱華榮代表建議,推動完善對應的標準體係,“包括自動駕駛係統多支柱測試評估方法、自動駕駛係統安全評估模型方法等通用標準,交通擁堵自動駕駛功能及試驗方法、代客泊車功能及試驗方法等具體產品標準,也包括麵向研發設計和產品準入管理的測評方法等管理類標準。⠢
自駕技術延展下的無人物流技術標準也需統一
2025年2月28日,一架滿載貨物的物流無人機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綜保區騰空而起,20分鍾後精準降落在18公裏外的新都中通分揀中心,再由接駁無人車轉至末端驛站。這意味著成都全市首條跨境保稅“無人機+無人車”即時配送專線正式投運。
之前的2024年8月,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智能網聯車輛集中發牌儀式暨九識智能無人車上路啟動儀式上,來自九識智能的首批8輛智能無人車領取到了統一的“牌照”,可以上路行駛。
近年來,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無人物流同樣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
“當前,我國低速無人物流車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朱華榮代表表示,據估計,2025年我國各類低速無人車銷售數量將達到3.4萬台,總體銷售規模160億元。但無人物流車還缺乏相應的技術標準和法規支撐。
他認為,無人物流車在法規和標準上,應該是一套體係,可通過不同條款和等級等去約束。
對此,朱華榮代表建議,推動出台相關的標準,同步對車輛的各環節進行規範,確保無人物流運輸車的合規上路。建立無人物流運輸車的準入機製,對申請上路的企業和產品明確準入準則,加強資質審核,並建立責任追溯製度。
重慶加快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對朱華榮代表來說,他與汽車打了一輩子的交道。從設計製造燃油汽車,到開發定型新能源汽車;從一名普通技術員,到執掌長安汽車。他既經曆了燃油汽車在國內市場的黃金年代,也見證了國產新能源汽車從無到有,由弱到強。
因此,他念茲在茲的事,就是如何把長安汽車做大做強,為重慶乃至中國的汽車產業發展貢獻力量。朱華榮的個人願景,恰巧與當前重慶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完美地整合到了一塊。
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重慶正著力打造“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作為三大萬億級主導產業集群之一,正成為推動本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2024年,全汽車產量為1316.8萬輛,同比增長38.7%。重慶貢獻了95.32萬輛的產量,增長率為90.5%,領先全國增長率近60個百分點。
2024年上半年,重慶更是重奪中國“汽車第一城”,並拿下全國“三個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速位列全國汽車產量前十省市第一;“重慶造”的代表——問界M9銷量穩居50萬元以上豪華車型第一;汽車產量位列全國城市第一。
從產業發展基礎來看,重慶汽車產業已形成央企有長安汽車、民企有賽力斯集團龍頭帶動,10多家整車企業布局的整車體係,構建起3大係統、12大總成、56個部件全覆蓋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同時在自主技術創新、打造自主品牌方麵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目前,重慶已聚集整車企業19家、具備年產近400萬輛汽車的生產能力,擁有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1200家,汽車產量占全國8.1%、汽車出口量占全國7.4%,汽車產業對重慶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帶動作用不斷提升。
因此,今年兩會期間,重慶代表團向大會提交了全團建議《關於支持重慶加快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建議》,呼籲國家層麵給予支持,助力重慶著力打造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為龍頭的“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係,加快推進建設萬億規模的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落腳到長安汽車,提出的智能化目標不可謂不大膽:未來3年推出35款數智新汽車,2025年年底啟動新一代飛行汽車試飛,2026年實現全場景L3級自動駕駛,2028年實現全場景L4級自動駕駛。
此前,在2025長安汽車全球夥伴大會上,朱華榮表示,2025年中國汽車出口預計680萬輛,同比增長13.3%。為此,長安汽車將加速布局海外市場,2025年力爭新能源汽車出口衝刺100萬輛。到2030年,長安將實現年總體銷量500萬輛,新能源銷量350萬輛,海外銷量占比30%。
評論0
還沒有添加任何評論,快去APP中搶沙發吧!
我要評論
评论
谷歌留痕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谷歌留痕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