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總名酒板
家人們,最近白酒圈又出大瓜了!山東科技大學號稱用黑科技幫茅台產量飆升,這要是真的,那妥妥的行業大喜事啊,可茅台卻急得跳腳,這背後到底藏著啥貓膩?今天咱就來好好嘮嘮。
一、增產神話?是吹牛還是確有其事?
2 月 21 日晚,山東科技大學在官方公眾號甩出重磅消息,說他們的教授團隊花 4 年攻克技術難題,讓茅台年產量提高 30 - 50%,次品率降低 99% 以上。這消息一發布,瞬間引爆網絡,茅台也被送上熱搜。然而,茅台那邊的反應卻讓人意想不到,直接否認三連:不可能,這絕不可能!
澎湃新聞趕緊去問茅台,得到回複是內容有誤,產量不可能提高這麽多,要私下協調更改。2 月 22 日傍晚,山東科大就刪除了相關文章。23 日,每日經濟新聞詢問時,茅台再次澄清與山東科大無研發合作關係,隻是新設備提高了灌裝效率,並非產量大幅提升。
看來,施陳博教授團隊這 “牛皮” 好像吹大了。不過,科研項目信口開河的可能性也不大,背後的協調和壓力,咱也隻能猜測了。
二、茅台著急為哪般?價格與產量的微妙平衡
山東科大本想給茅台 “添磚加瓦”,沒想到卻捅了馬蜂窩。其實,這背後主要是茅台價格和產量的問題。2024 年,茅台價格一路下跌,從年初 3000 元左右跌到年底 2200 元左右,縮水近三成 ,經銷商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紛紛呼籲控製產量。
2024 年茅台也確實主動減產,公告顯示,當年茅台酒基酒約 5.63 萬噸,比 2023 年減少約 900 噸 。減產穩住了價格,經銷商也吃下了定心丸。可現在山東科大說能大幅增產,這不是要打破好不容易維持的平衡嗎?要是產量暴增,價格還不得繼續雪崩,經銷商們不得哭暈在廁所?所以,在產業調整的大環境下,茅台壓力山大,對這種增產消息自然是如臨大敵。
三、科技與傳統的碰撞:茅台的 “難言之隱”
除了價格產量,山東科大以 “科技” 名義搞事情,也戳中了茅台的忌諱。白酒是傳統產業,茅台能被追捧,靠的是對 12987 醬酒傳統工藝和文化的堅守,品質就是它的靈魂。
2021 年,茅台讓總工程師王莉參選兩院院士,王莉入圍後,卻引發了巨大輿論風波。傳統茅台被貼上科技標簽,不僅讓科技形象受損,也影響了茅台聲譽。大家都擔心 “科技與狠活” 會破壞茅台的品質。這次茅台厲聲喝止山東科大,也是吸取了 “茅台院士” 的教訓。
但在人工智能高度發達的今天,科技對白酒行業影響越來越大,茅台不可能獨善其身。如何避免陷入 “科技茅台” 的陷阱,既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又保持傳統工藝的精髓,這是茅台乃至整個白酒行業都需要深思的問題。簡單撤下文章隻是權宜之計,未來的路還很長。
這一場山科大與茅台的 “增產風波”,背後反映的是白酒行業在新時代的困境與思考。家人們,你們覺得茅台該如何應對科技浪潮呢?歡迎關注我看後續!
© 1996 - 2019 成敗論人網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中平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