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保爾・安德烈耶維奇・柯察金(愛稱:保夫魯沙,俗稱:保夫卡)保爾・柯察金是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根據自己的自傳體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當中描畫出來的完美的青年革命戰士的形象,他的“勇敢,相信自己的力量,並在任何情況下也不怕困難”的精神,曾經教育了無數的中國革命青年。1957年同名電影《保爾・柯察金》根據小說改編播出。保爾・柯察金,出生於貧困的烏克蘭鐵路工人家庭,早年喪父,十分貧苦。全憑母親替人洗衣做飯維持生計,直到哥哥工作之後,才有所改善。
人物履曆
保爾是著名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俄語:𐚐𐐺 𐐺𐰐𐑁𑌠𐰐)的主人公,這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他以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崇高的道德風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跡般的生命活力和鋼鐵般的堅強意誌,譜寫著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壯麗詩篇。
保爾是一個自覺的、無私的革命戰士,他總是把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與火的戰爭年代,保爾和父兄們一起馳騁疆場,為保衛蘇維埃政權而努力,同外國武裝幹涉者和白匪軍浴血奮戰,表現了甘願為革命事業獻身不怕犧牲的精神。在那醫治戰爭創傷,恢複國民經濟的艱難歲月中,他又以全部熱情投入到和平勞動之中。雖然他曾經金戈鐵馬,血染疆場,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沒有考慮個人的名利地位,隻想多為黨和人民做點事情。黨叫他修鐵路,他去了;黨調他當團幹部,他去了,而且都是豁出命來幹。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犧牲愛情。他愛麗達,但受“牛虻”的影響,要“徹底獻身於革命事業”,所以按照“牛虻”的方式來了個不告而別。在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後,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夠繼續為黨工作。正像他所說的:“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保爾更是一個剛毅堅強的革命戰士,他在人生各個方麵都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麵前,他寧死不屈;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勇往直前;在與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鬥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卻步,創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跡。尤其是他在病榻上還奮力向藝術的殿堂攀登的過程,表現了一個革命戰士鋼鐵般的意誌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保爾又是一個於平凡見偉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曆表中,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偉大業績,他總是從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麵對疾病的沉重打擊,他也曾產生過自殺的念頭,而且就是在他與病魔抗爭的英雄主義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險。保爾後來也終於認識到他不愛惜身體的行為不能稱之為英雄行為,而是一種任性和不負責任。因此,保爾是偉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漸曆煉成熟起來的鋼鐵戰士,是一個有血有肉的、讓人感到親切的榜樣式人物。
他勇於獻身,拚命工作;他酷愛學習,如饑似渴;他嫉惡如仇,愛憎分明;他不畏艱難,挑戰病魔.他永不言敗,頑強生活……這一切都可歌可泣. 他有自知之明,他的深刻的自我反省、嚴於解剖自己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精神風貌和特征:為共產主義理想獻身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質;鋼鐵般的意誌和毅力;不畏艱難困苦一往無前的革命氣概。
他身上表現了這樣的人格特征:自我獻身的精神,堅定不移的信念,頑強堅韌的意誌。“保爾精神”――頑強、執著、刻苦、奉獻、勇敢、奮進的人格操守應成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標。
從保爾身上體現出,他敢於向命運挑戰,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保爾崇高的革命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獻身精神,堅強的鬥爭意誌,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明確的人生目標,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人物生平
保爾從小在苦水中長大,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他在食堂裏幹了兩年,受盡了淩辱。
十月革命爆發後,保爾的家鄉烏克蘭謝別托夫卡鎮也和蘇聯其他地方一樣,遭受了外國武裝幹涉者和國內反動派的踐踏。紅軍解放了謝別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隻留下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在鎮上做地下工作。朱赫來在保爾家裏住了幾天,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許多道理:“現在全世界都著火了,奴隸們起義了,他們要把舊世界推翻,但是,為了這個,需要的是一夥勇敢的、能夠堅決鬥爭的弟兄。”朱赫來的啟發和教育對保爾的思想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與此同時,他認識了冬妮亞。冬妮亞喜歡保爾的“熱情和倔強”的性格,保爾也覺得冬妮亞“跟別的富家女孩不一樣”。後來他們又有幾次見麵。 這天,朱赫來被匪徒抓去了。保爾急著四處打聽。在匪兵押送朱赫來的時候,保爾出其不意地猛撲過去,把匪兵打到壕溝裏,與朱赫來一起逃跑了。但是由於波蘭貴族李斯真斯基的兒子維克托的告密,保爾被投進了監牢。從監獄出來後,保爾拚命地跑,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便不自覺地來到冬妮亞的花園門前。他縱身一跳,進了花園。保爾為了避難,便答應了冬妮亞的請求,住了下來,並產生了愛情。幾天後冬妮亞找到了保爾的哥哥阿爾焦姆,他把弟弟送到喀查丁參加了紅軍。
在一次激戰中,保爾頭部受了重傷。但他以驚人的頑強毅力戰勝了死亡。出院後,他已不宜於重返前線,便參加恢複和建設國家的工作。在這裏他同樣以工人階級主人翁的姿態,緊張地投入各項艱苦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直接參加艱苦的體力勞動。在興建窄軌鐵路中,保爾表現了高度的政治熱情和忘我的勞動精神。
保爾自從在冬妮亞家裏與她告別後,隻見過她兩次麵。第一次是他傷愈出院後,最後一次是在鐵路工地上,保爾發現,隨著革命的深入,他們之間的思想差距越來越大了,他們已經完全沒有共同語言了,他受不了冬妮婭自私的個人主義,於是便分道揚鑣。
在築路工程快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病愈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他參加了工業建設和邊防戰線的鬥爭,並且入了黨。但是,由於保爾在戰爭中受過多次重傷和暗傷,後來又生過幾次重病,加之他忘我的工作和勞動,平時不愛惜自己的身體,體質越來越壞了。1927年,他幾乎完全癱瘓了,接著又雙目失明。嚴重的疾病終於把這個滿懷革命熱情的年輕人束縛在病榻上。但保爾在肉體和精神上都忍受著難以想象的痛苦的情況下,重新找到了“歸隊”的力量。他給自己提出了兩項任務:一方麵決心幫助自己的妻子達雅進步;另一方麵決定開始文學創作工作。他在鄰居加莉亞的幫助下,成功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