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環保督察——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曝光7起典型案例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高敬)在長白山腹地違規采礦、土壤汙染調查弄虛作假、企業未批先建……27日,第二輪第四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公布7起典型案例。
督察組在吉林發現,地處長白山腹地的白山市對礦山開采管控不力,通化鋼鐵集團板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5個礦區生態破壞問題突出,生態修複嚴重滯後。2018年至2019年,板石礦業5個礦區相繼製定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複墾方案,但沒有詳細的年度修複計劃。督察組發現,主要修複工作大部分未開展,已開展的個別工作也不到位。白山市自然資源局向督察組出具說明,稱“5家礦山基本執行治理方案,實施邊開采、邊治理”,與事實明顯不符。
督察組發現,山東聊城市東昌府區政府將東發製革廠所在地塊變更為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該地塊被當地有關部門納入疑似汙染地塊清單,按規定需要進行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國衡公司對東發製革廠地塊進行三次土壤汙染狀況調查。通過造假手段,地塊不再按照汙染地塊相關要求管理。督察組指出,本應作為評審管理重要依據的調查報告,成為疑似汙染地塊洗白的工具,性質惡劣。
在湖北,督察組發現,孝感市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建設嚴重滯後,生活垃圾填埋場超負荷運行現象普遍,垃圾滲濾液處理能力長期不足,滲濾液直排行為時有發生,汙染外環境。其中,雲夢縣、安陸市兩家垃圾填埋場生化係統長期未正常運行,曝氣池內無活性汙泥。督察組隨機抽查台賬發現,2021年8月至9月,兩家填埋場生化池水質化驗數據連續數天基本雷同,造假痕跡明顯。
督察組指出,2021年廣東省雲浮市能耗強度控製目標為下降3.2%,但上半年不降反升2.3%,被廣東省一級預警。雲浮市盲目推動“兩高”項目上馬,企業未批先建、違規用能等問題突出,2021年在建和擬建能耗1萬噸標準煤以上“兩高”項目達16個,預計投產後新增能耗310萬噸標準煤。
在四川,督察組發現南充市嘉陵江流域保護工作不力,違規采砂、侵占岸線、廢舊船舶灘塗拆解等問題長期存在,嘉陵江南充段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其中,嘉陵區河西砂石堆碼場不符合相關規劃,侵占岸線1500米,早就應該取締。該堆碼場在整改期間變本加厲,超采率高達192%,此次督察進駐前才完成取締和生態修複。
督察組督察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發現,其下屬沈陽礦業投資有限公司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不落實,高能耗問題突出,廢氣惡臭擾民嚴重,環境管理不到位。沈陽礦業公司下屬的鐵嶺藥劑公司因廢氣擾民被多次投訴,並因臭氣超標被當地有關部門責令整改,但鐵嶺藥劑公司整改要求落實打折扣,生產廢氣惡臭擾民問題至今未得到有效解決,周邊群眾反映強烈。
督察組發現,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河北金廠峪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長期違法露天開采。該公司借地下礦山采空區事故隱患治理之機,編製“采空區治理方案”,將已經違法實施的露天開采包裝成采空區治理,規避相關部門監管,長期無證開采。以前的小規模地質塌陷,變成現在的露天大範圍破壞,把恢複治理變成“開膛破肚”,造成嚴重生態和自然地貌破壞。
對曝光的典型案例,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